平臺實現虛擬化資源的統一管理,為未來網絡,移動通信(5G),云計算等前沿技術方向的教學管理、實驗實訓、科研實踐、技能競賽等業務場景提供支撐。制定個性化的人才進階路線,為高校師生提供與之配套的教材、視頻、實驗、項目、題庫等教學資源庫,助力產業人才培養。
其平臺架構如下:
實驗平臺分成底層基礎設施、實驗教學綜合管理平臺和教學資源庫三個層面:
基于OpenStack云操作系統框架,使用云操作系統,集成并管理各類硬件設備,并承載各類上層實驗與服務, 最終構建了完整的云計算系統。將物理服務器、甚至是地理上分散的多個異構云中的基礎設施資源整合為統一的邏輯資源池, 并對外抽象為標準化,面向外部租戶和內部租戶的基礎設施服務。
承載業務的對外接口適配功能,通過 API 完成和基站及上層應用層之間的接口協議封裝,提供鏡像管理、賬戶管理、系統管理、監控管理、設置管理、統計管理等基礎功能。
面向用戶提供包括未來網絡、移動通信(5G)、云計算、網絡安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多學科領域的實踐教學內容支撐。
實驗平臺物理部署方案如下圖所示:
管理平臺功能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平臺支持真實物理資源與虛擬資源并存,同時為用戶提供實驗支撐。 平臺通過OpenStack云計算框架將底層的物理基礎設施池化,向上層業務模塊提供計算資源、 存儲資源和網絡資源,在計算服務器中虛擬多臺實驗控制器、虛擬交換機、虛擬主機、虛擬網關等。
平臺支持豐富多樣的實驗場景,可提供面向廣域網,數據中心骨干網,園區網和5G原形網絡等多種網絡場景, 貼合實際需要和環境進行實驗。平臺提供以下三種方式支持用戶快速組網:
1.通過平臺提供的預置拓撲原型進行快速組網。用戶只需設定線性,星形,樹形和環形的拓撲參數,用戶以可視化方式快速創建具有一定結構的拓撲。
2.通過用戶自定義拓撲快速組網。用戶自定義設置拓撲結構,選擇虛擬控制器的類型、虛擬交換機的數量、鏈路的設定、虛擬主機的接入、 虛擬網關的接入等,設備個數、鏡像、規格都可以在用戶配額范圍內任意設置,實現快速組網。
3.通過模板設定的拓撲一鍵創建網絡。用戶可根據預設的模板拓撲創建實驗。實驗模板中已經定義了實驗的具體內容(包括拓撲,設備鏡像和規格等信息), 用戶可直接選擇實驗模板填寫基本信息后一鍵創建實驗。
平臺可以實現全網設備信息可視化,方便資源合理分配和管理。 同時老師可以一目了然地查看學生的實驗進展和遇到的問題,以便制定更高效的資源分配策略,提供整體資源利用率的同時,最大化的優化實驗效果。
平臺可以對學生的實驗操作進行實時記錄跟蹤,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統計分析,方便課程優化與個性化教學。 同時協助教師全方位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和課程完成情況,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面向多維客戶提供定制化的實驗內容,幫助用戶搭建屬于自己的網絡實驗環境, 在物理資源共享復用的基礎上保證不同網絡實驗環境之間相互隔離,互不干擾,保障了各個用戶的實驗效果。
平臺兼容已有傳統網絡設備,提供SSH、SNMP等協議適配。支持多廠家交換機如H3C、Huawei、銳捷等, 同時選用主流開源SDN控制器如OpenDaylight、ONOS,并且系統與校園網互聯,支持VPN登錄,提供遠程服務。 因此平臺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擴展性,日后擴容和升級提供便利,進一步保障了投資,為長期的教學和科研提供支持。
實驗平臺綜合考慮先進性、可靠性、性價比等因素,達到功能完善、性能穩定、且滿足不同用戶需求的目標, 為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開展SDN/NFV、云計算、傳統網絡、網絡安全、5G、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學科領域課程教學、 培養師資隊伍、進行技能培訓、探索科研課題等提供技術平臺支撐。